一碗好吃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子?昆明文青鼻祖汪曾祺给出过答案:“一是汤好。汤面一层鸡油,看似毫无热气,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。二是片料讲究,鸡片、鱼片、腰片、火腿片,都切得极薄,而又完整无残缺,推入汤碗,即时便熟,不生不老,恰到好处。”下面一起来看看昆明这两家最有格调的过桥米线。
昆明饭店“线上生活”体验馆
看到“线上生活”四个字不由让人会心一笑,谁说老字号没有时尚、俏皮的一面?除了“洋气”的招牌,昆明饭店在餐具以摆盘上也尝试加入了更多的流行元素:从最初的土碗到如今的磨砂密胺餐具,从规矩的传统食材到如今料理式的融合菜系,中餐西做,变的是用餐的体验,没变的是熟悉的味道。
如果你喝惯了鸡精、浓汤宝调制的“高汤”,那么昆明饭店的过桥米线汤底显然有些“清淡”,但细细品味后,一缕缕的馥郁滋味才会渐次释放出来:先是老鸡入汤的浓香,然后是猪骨吊汤的醇厚,最后是老火腿渗出的鲜美。都说清难浓,浓难爽,爽难鲜,可这碗好汤偏生将清、浓、爽、鲜四味体现得淋漓尽致,令人难忘。
寻常的过桥米线,看似不错的肉片一经汆烫,熟则熟矣,但入口后尽是一片凝涩厚重,全无一点小鲜肉的滑爽觉悟,实在败兴。昆明饭店则不同,无论是虾肉、里脊还是鱼片、火腿,都透着一股清清爽爽、滑滑嫩嫩的板扎,食材的新鲜自不必说,大厨的刀工也是杠杠的。
除了传承五代名厨的味觉自信,昆明饭店过桥米线在定价上也很是亲民,32元、58元、78元、98元四档价格,丰俭由己,无论是作为日常用餐还是商务宴请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老街坊过桥米线
汪曾祺曾在一篇《云南的吃食》中,提及过桥米线,第一句就说:“这似乎是昆明菜的代表作,但是今不如昔了。”但如果汪老先生看到老街坊的这碗过桥米线,一定会改变自己的想法。
老街坊的传统滇式菊花过桥米线,由滇菜大师掌勺,上好筒子骨、鸡架、老鸡、精肉精心熬制8小时,方得一碗让你欲罢不能的神仙汤。
先下肉,再下琐碎青菜,最后将米线“过桥”。一切就绪后,先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汤,再连汤、带肉、连带米线,一起“吸”进嘴里,鲜美、醇厚的滋味在口腔里徘徊,感觉不要太美。